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

全球报道:筑牢公众生命保障防线——多地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时间:2023-05-11 20:38:55

今天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居安思危,提升风险防患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未来城市发展与治理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韧性城市,就是要求城市在面临自然和社会压力冲击,特别是遭受重大安全事故、极端天气、地震、洪涝、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立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多地保障疏散救援避难空间,全面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升城市抵御灾害能力。

建好用好管好应急避难场所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具体实践。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整合应急避难空间资源,推进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社会化储备机制,强化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平战功能转换,建设平战功能兼备的酒店型应急避难场所,预留相关功能接口,满足室内应急避难和疫情防控需求。同时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到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2.1平方米。

上海市将应急避难场所融入城市整体建设。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审图、质监、验收等环节纳入主体项目建设流程;将应急避难场所与公园绿地融合建设、同步推进。近年来,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与相关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天津市持续推进市级中心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已完成5处中心避难场所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截至2022年年底,该市挂牌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由2018年年底的84处增加到2600处,可容纳避难人员2400余万人,全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16平方米。

应急避难场所要建好,更要用好。这就需要各地不断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并持续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河南省积极推进疏散避难场所融合建设,将已建成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纳入人防疏散避难体系,在确保平时避难避险的基础上,增加战时防空的疏散掩蔽功能,满足防空防灾、应急避难、疏散掩蔽需要,并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公共人防工程等,避免重复建设,使其成为既能战备又能应急的一体化多功能场所。

广东省广州市发布了《应急避护场所设计规范》,规定了应急避护场所设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设计规定(包含场所分类、设防要求、选址等)、生命线系统设施配套功能、应急交通、应急标识和应急转换等内容。推动解决广州市当前在应急避护场所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选址、配套设施、应急交通组织、应急标志标识等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明确不同类型和等级应急避护场所的建设内容体系,确保各类应急避护场所的必要功能与质量。

管理维护是决定应急避难场所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为此,河北省印发《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明确应在城市交通干道和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设置应急避难场所位置指示牌,指示应急避难场所距离、方向和路径;在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域内的居民区、商场、超市、活动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避难路线图等引导性标志标识牌。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的需要,科学划分避难住宿、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应急排污、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等功能区域,配置应急避难设施设备,设置相应的标志标识牌;制定并落实应急避难场所管理与维护制度,建立管理维护档案,记录日常管理与维护重大事项;定期组织应急避难建筑物、避难设施设备和标志标识牌的检查维护,保证其安全和正常使用,并采取措施保持应急避难场所出入口、主要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的通畅。

应急避难场所的存在和完善,事关公共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及人文关怀。我国的应急避难场建设发展速度快,人们的“应急”意识也要跟上快速发展的节奏和步伐。相关方面也要进一步作出努力,比如,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标识要更加详实清晰、相关知识更加普及等,让应急避难场所真正成为公众生命保障之地。

标签: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