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则消息刷了屏。
楼盘的业主辛辛苦苦买了一套房,结果开发商一个月之内降了几十万。业主们纷纷表示无法接受,要求退房。
照片中业主们写着“还我血汗钱”。
“一个月降价30万,老百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一套房子算下来,最多的要差近30万。
仔细了解,其中一位业主10月份刚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的价格是14800元/平方米,但最近自己的同事也买了这个楼盘的房子,只有13000元/平方米,其他中介基本报价都是13000左右,一个月降了近2000一平,
全国楼市骤冷,土地流拍、成交下跌、客户观望,住宅价格下探风声四起,成为开发商难以承受之重。
“房子只住不炒”给楼市定调后,调控纷纷落位,引得
行情不行了,开发商为了回款,降价销售也是不得已。但买房的人却不乐意了。
是啊,辛辛苦苦一辈子,终于买了一套房住进去了。传说中的“硬通货”,保值增值!结果还不到一个月,亏了几十万,换谁都不乐意。
开发商也是拒不承认存在房子降价行为,称只是双十一做活动。
房价下跌涉及全局,稍一波动,影响就会扩及全身。
01
2018年楼市风云诡谲,下半年市场急转直下,“金九银十”成色不足已是市场共识。各地楼盘推销的近期也特别多。
为了活命,开发商不得不大降价、多回款
现金流是开发商的命根子,银行融资早就收紧,预售制也岌岌可危的状况下,。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资金就是血液”。在楼市调整之际,降价促销不仅是正常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快速回笼资金、防范资金链断裂以及为未来储备粮草的不二选择。
但前日却发生了“降价未遂”事件,引起关注。
最后结果是,房价没降成。
中部某省一个楼盘散布消息:每平米要降价6000元。结果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前往“调研”。
群众纳闷儿了,降个价,又是调研又是约谈,说好的政策降房价呢?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土地财政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依然较强,房价一降,地价也会跟着降,地方财政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地方债务是一方面,中央要求严控新增地方债务、清理存量债务;另一方面,增税不行,企业叫苦连天,大规模减税在即。如果土地大面积流拍,或者大幅打折出让,局面对地方也不利。
标签: 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