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主推理财子公司产品 净值化转型加快

编者按

距离2019年5月20日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准开业已满两周年。作为资管市场的生力军,理财子公司成立伊始就肩负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使命。两年来,理财子公司发展如何?都发行了哪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又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年来,理财子公司引发了哪些争议?对消费者购买银行理财产生了什么影响?购买时又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理财子公司的两年发展历程。

2019年5月20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获准开业。此后,理财子公司异军突起。2021年6月21日,恒丰银行获批筹建恒丰理财,成为继渤海理财后2021年第二家获批筹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这也意味着,6家国有大行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已落实对理财子公司的布局。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全国已有21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运营,7家获批筹建。

理财子公司随资管新规应运而生。目前资管新规过渡期还剩不到半年时间,各大银行加快了将存续理财产品向理财子公司的转移。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在7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资管业务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转型,结构不断优化,净值化转型力度加大,风险持续降低。截至2021年6月末,同业理财较峰值缩减96%,保本理财较峰值缩减97%,不合规短期产品缩减98%,嵌套投资规模缩减24%。

主推理财子公司产品

记者在各大银行手机银行APP中看到,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大银行主推产品。

登录工行手机银行,理财推荐产品一栏,每只产品中均有红色“代销工银理财”字样,点击后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的发行机构均为工银理财。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上的理财产品均标有“代销”字样,点击后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的管理人为光大理财。交行手机银行理财精选推荐的6款产品中,有5款产品由交银理财发行,1款由交行发行。

银行热推使得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显示,2020年末,全国331家银行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规模19.19万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4.21万亿元;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6.67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的25.79%。而在2019年末,理财子公司产品存续规模仅为0.8万亿元。

普益标准研究员郑哲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的上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理财子公司良好的新产品承接能力。

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使得理财子公司赚钱效应明显。目前A股上市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已有19家,根据各上市银行发布的2020年年报,除了去年8月才开业的苏银理财未披露净利润外,其余理财子公司2020年全部实现盈利,其中14家净利润过亿。

净值化转型加快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93家银行及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28083只理财产品,净值型占比达50.3%,比去年同期增长29.5%。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20家理财子公司发行2485只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495只,增幅高达151%。

分机构看,工银理财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最多,共372款产品。紧随其后的是招银理财和中银理财,发行产品分别为288款和271款。

为满足资管新规过渡期合规要求,各大银行新发行的非净值产品绝大部分压缩在6个月以内。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更倾向于长期、封闭式运作。大部分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的存续期限长于1年以上,2年以上产品占比也不小。

以招银理财为例,今年上半年发行的288只产品中,存续期限在1年以内的仅占8.7%,存续期限为1-2年的产品占9.38%,而存续期长达2年以上的产品占比多达81.94%。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6月,银行理财子公司共有1459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370款,在售数量大幅回升。在售开放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90%,环比上涨0.06个百分点。产品以中等风险及中低风险的封闭式固定收益类为主,部分理财子公司还发行了以养老、ESG、科技创新、全球资产配置、长三角等为主题的创新型权益类产品。

选购忌盲目跟风

随着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据市场主流,“破净”成为消费者热议的话题。

根据普益标准的研究,2021年 5月 1日到2021年6月4日,理财产品披露的当日账面净值小于1的产品共计245款。其中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有148款,非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有97款。

从风险等级来看,二级产品跌破本金的数量最多,为82款,占其产品总数的2.86%。其次是三级产品,为60款,占比为2.52%。从产品类型来看,固收类产品跌破本金的数量最多,为109款,但占比仅有2.25%,其次是混合类理财产品,为33款。

郑哲涵认为,产品风险等级和产品投向的不同会影响净值型产品是否跌破本金,风险等级越高,产品跌破本金数量的可能性就越大,权益类产品跌破本金的可能性也大于混合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资管新规发布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产品。破净会使投资者产生本金受损的感觉,以至于投资者不愿去购买该产品。”郑哲涵说,消费者要树立“买者风险自负”的观念,充分了解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购时应该多去了解和学习该产品的内部构成,关注所选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策略、投资期限等关键因素,不要盲目跟风。

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也应该主动加强消费者投资教育方面的工作,通过线下或者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教育宣传,帮助投资者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这有助于资管新规的落地和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qn010

头条推荐

更多>>

热点

更多>>

排行

更多>>

频道精选

更多>>